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I think the major issue is inexperienced human drivers of AI that aren’t able to adequately review their generated code. As a result, they’re pull requesting code that I’m sure they would be ashamed of if they knew how bad it was.
很合理,现在 AI 生成代码太快了,完成一项工具最后基本上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 review 上,现在我尽可能的让 AI 把变更拆小,哪怕在 git commit/squash/rebase 上面花费了比之前多的时间。
To SSH is human, but that doesn’t mean we should - Sidero Labs
**Asking the hard question: do you really need it?
When you remove SSH, you remove the excuse
Instead, we rely on APIS. This gives us a controlled, declarative way to interact with the system. That means changes are validated, consistent, and auditable by default. Simply define what the system should look like, and the Talos API enforces that state.
当有全套的基础设施,可以通过 Grafana 作为统一入口来查看 metrics、log 当然 ok,如果 Grafana 故障了呢?如果链路中其中的一环故障了,怎么搞?当然你可以说,你的系统没有健壮的基础设施是你的问题,ok,我司的容器平台集群,一共 443 个 Pod,容器平台基础设施的 Pod 数量是 197 😀。
生活 链接到标题
这周大部分时间都在了解腰椎相关的知识,这里简单的写一下。
- 腰椎:指的是下背部五节椎骨,支撑着上半身的重量,实现躯干的弯曲、伸展和旋转等运动。
- 椎间盘:位于两节椎骨之间,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外部是“坚韧”的纤维环,内部是髓核,之所以标引号,是因为坚韧是相对的。
- 退行性改变,指的是随着年龄增长,劳损积累引发的老化过程,椎间盘会失去水分和弹性,缓冲能力下降。
- 椎间盘膨出:椎间盘整体向外均匀膨胀,但纤维环未撕裂。
- 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导致内部的髓核祖师被挤压,形成突出物,压迫周围的神经结构。
- 椎管:由椎骨后补结构围成的管道,容纳病保护脊髓和神经,通常椎间盘突出可能会伴随椎管狭窄。
- 硬膜囊:包裹着椎管内神经的鞘膜。
治疗方式:
- 保守治疗
- 手术治疗
- 减压:为神经松绑,移除压迫神经的祖师,可能是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刺
- 融合:当椎骨之间存在不正常的活动,不稳定,或者因为减压手术需要切除过多的骨骼导致的不稳定,需要通过融合手术重建脊柱,将多节腰椎骨 融合 成一节,固定在一起,让其长成一整块骨头。
书影播客 链接到标题
《代码之外-在「少数派」做硬件产品的心路历程》,虽然我不是少数派的用户,但少数派的忠实用户的消费能力是不用怀疑的,在这个基础上做硬件周边,至少初始用户感觉不用担心,但是后续的出圈是个问题。
《基本无害-Ep170 柏林生存手册:德国高速果然不限速,你好意思说我都不好意思听》,相较于上一期的苦闷,这一期提到了一些“特色”:男女混浴、多夫多妻(?)、club 等等。
碎碎念 链接到标题
- 感觉有时候 AI 抓不住我想要的重点,该细的地方不细。
- 我 7 年前 review 的代码引发了 P1,当时我刚写代码。
- 再一次想念一个前同事。
- 好想哭啊。
- 看病太难了,好不容易挂一个医生的号,他说不做这种情况的手术。
- sshd 可以同时监听多个地址,第一次知道,知道之后又很合理
- 当一件预言了 10 年的事情发生了,是不幸得。